19 闻风而动坚壁清野
1942年的秋天,军工被服厂和千石村党支部同时接到上级紧急通知:日军即将对胶东根据地,尤其是马石山一带进行疯狂大扫荡。
被服厂要在一天内把物资和设备埋藏后,迅速撤离军工基地!
千石村全村也要马上把各家的粮食深埋,各自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。以‘三空’(搬空、藏空、躲空)对付敌人野蛮残酷的‘三光’政策(烧光、杀光、抢光)。
情况紧急,王大河召开党员紧急会议,党员分工有的负责协助被服厂物资设备的掩埋,有的负责带领乡亲们坚壁粮食,以及分别疏散村民。
王大河带领一部分农救会员帮助被服厂把物资运上山,去提前准备好的石窝洞掩埋物资和设备。
这几个石窝洞,是村党支部与军工基地一起在西山坳选的,动员可靠的农救会员们(给了他们些粮食做补贴)还有军工人员,用了近半年时间挖的石质山洞。
石洞地址非常隐秘,洞里干燥不潮湿,洞口栽了一些杂树丛遮掩着洞口,外人不知道近路的要去石洞,需要过一条宽宽的大峡谷。
同时,为保护被服厂物资设备,王大河和灯窝叔一起,在西山埋藏物资设备的附近埋了地雷。
又在对面的东山上埋下两颗地雷以防万一。然后告诉所有村民不要接近这两段山路。
宋天秀召集农救会员和妇救会员开会,说明了日军这次大扫荡,部队和区委通知紧急疏散,然后让会员们挨家挨户通知和动员乡亲们,赶紧找地方把家里的粮食和农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东西深埋。
山外有亲戚可以投靠的,赶紧投靠亲戚,愿意上山找地方躲的赶紧上山,有些实在走不动的可以由家里人陪着躲进河道那藏兵洞。
但那洞容纳不下全村人,也不敢让全村人都躲到哪洞里去,防止被日军发现后一锅端。
王大河和小卫生员带着农救会员们,把八路小医院的十几位重伤员转移到河道藏兵洞。
天秀嘱咐大家,无论是躲进藏兵洞的还是投靠亲戚、躲进山里的,都带点干粮预备救急。
自从日本军队打进胶东,乡亲们是知道鬼子在山外几次扫荡的,对日军的烧杀抢掠深恶痛绝。但是要动员分散避难时,也有些年纪很大的老人觉得故土难离,知祥大爷84岁的老娘就不肯离开家门。
56岁的知祥大爷领着全家上山,把家里存下的粮食、野菜和一些有用的用具埋好了,回头收拾好御寒的衣被和烙好的地瓜饼,要把老太太扶上二把手子独轮车,老太太把着门框子死也不松手,嘴里喊着,我不怕死,我这么大岁数了死也死在家里。
儿子儿媳劝也没用,孙子孙媳扯着拖着也拖不动。总不能真把老娘自个留家里,知祥大爷没招,只好让孙女暖芽去喊天秀。
天秀正忙得不可开交,听暖芽过来这一说她太奶奶扒着门框不肯撤,天秀立马跟着暖芽来到老太太跟前。
天秀一看老太太咋劝也不肯离家,就一改平时见到这奶奶辈儿的老太太时的笑模样,绷着脸,两手拤腰说:“老祖奶奶不肯走是吧,那俺们可就都走了,留你一人守村。”
老太坚定地说:“你们年轻的都走,我一老婆子不怕死,自各在家。”
宋天秀眼珠儿滴溜一转:“行啊,老祖奶奶你啥都不怕是吧?”老太太倔丢丢地一扬下巴:“嗯呐,恁都走吧,我啥都不怕。”
宋天秀转身对知祥大爷说:“行,大爷,俺老祖奶说她自个留家里,那就留下吧,咱走,日本鬼子来了扒她的衣裳可没人管。”
老太一听慌了:“啥?日本鬼子扒衣裳?我快九十岁的老太太,他们扒我衣裳?那是人干的事儿?”
天秀哼了一声:“俺知祥大爷平时消息可灵通了,老祖奶奶没听他念叨日本人在山外杀人放火的事儿?他们糟蹋女人连老太太都不放过!大爷,咱都走!老祖奶奶你自个留家里吧,搁家看着门子也好。。”
老太太着急忙慌地放开门框往独轮车上扑:“那不行,俺这大岁数了,可不能让日本鬼子扒了衣裳。”
老太太不怕死,怕日本鬼子扒衣裳!
天秀朝知祥大爷一家使了个眼色,叉着腰头也不回翘着嘴角走了。
老祖奶奶坐在铺了条被子的独轮车上,一路回头看着家门,抹着眼泪心里万般不舍。
天秀通过这事有了经验,还有几家年龄大的都被她用鬼子在山外扒老太太衣裳、把老头子剥光一丝不挂挂到树上这事实说动了。
独轮车上,老祖奶奶还在一路念叨着:“扒女人衣裳,这不畜生干的事儿吗。”知祥大爷的老伴儿说:“妈,何止是扒衣裳!”老祖奶奶恨恨地摇头“畜生哦畜生”
收拾快的一些人家推小车的赶驴车的往山外走,要各自投靠远道的亲戚。还有的上山找地方躲,无非是藏在村里人都熟悉的几个大小山洞里。
有一些人家还在舍不得锅,舍不得盆地拾蹬着。宋天秀和几个党员分别挨家喊着催着,嗓子都喊哑了。
粮食,按照党支部的布置,坚壁掩埋了一大部分,大伙随身带了一些预备路上吃,随身带的尽量带熟食。可是时间太紧,许多人家只能带着地瓜、萝卜这些能生吃的吃食。
宋天秀找姜四嫂、杏花婶子帮着催促大家赶紧走,她提醒各家一定要带上菜刀、镰刀等防身的家什,她自己也找了把菜刀别在腰后。
王大河和农救会员们帮着被服厂掩埋好了设备物资后,就回去随着各自的家人撤离。灯窝叔没有家人,就随着王大河全家一起撤。
王长山的媳妇刚生下龙凤胎几个月,生产过程也是由婆婆和天秀一起接的生,只能抱着孩子坐在独轮车上由长山推着车。
宋天秀也是一路走一路回头,她不放心的是两次去王云轩家都没找到人,觉得这一家子可能是早得了消息提前出山了。
大伙本以为都离开村里几十里路了,应该能躲得了扫荡的日伪军了。那里知道,这次日军采取了拉网式围堵,不仅是马石山脉的几千百姓,就连临县海阳县的八路军指战员和几千老百姓全被日军堵向马石山。
